Cypress 與 Playwright 如何選擇?
在網頁提到 E2E 測試通常有 Cypress 與 Playwright 兩種選項,而兩種測試工具我都嘗試過。單論整體開發體驗來說我更喜歡 Playwright,不過還有更多可以考慮的要素在選擇合適的測試工具,紀錄我會在意的細節與選擇原因。
在網頁提到 E2E 測試通常有 Cypress 與 Playwright 兩種選項,而兩種測試工具我都嘗試過。單論整體開發體驗來說我更喜歡 Playwright,不過還有更多可以考慮的要素在選擇合適的測試工具,紀錄我會在意的細節與選擇原因。
近期在回顧一些測試的概念,其中有個測試金字塔的概念來自於 Mike Cohn 的書 《Succeeding with Agile: Software Development Using Scrum》。還沒有看過這本書,但這個詞彙只要有研究過測試多少都會接觸到,這次來重新了解一下並輸出自己對這個議題的理解。
近期我對自己看待撰寫程式這件事有更高的期許,除了最基本的效能、閱讀性、擴充性……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就是:測試。不過程式好端端的能動就代表測試沒有必要了嗎?在我剛工作時實際上做了一段時間的自動化 QA 工程一段時間,不過那時候的我其實也並不明白寫測試的原因,就是有程式就拿來自動化測試,並沒有想太多。
在加入新工作的數個月內我撰寫了接近百支大大小小功能的 E2E 測試,打算透過邊撰寫這篇文章邊閱讀文件穩固自己的知識,同時也方便團隊成員能夠快速上手我從零開始建立的 E2E Cypress 測試專案,並且最終期望能夠嘗試實驗導入 BDD 流程到團隊開發流程當中。
Hoppscotch 是一個線上工具,可以讓你在瀏覽器上迅捷的測試後端提供的 API。很常遇到到後端的文件就直接上手寫程式,導致在寫程式的時候常常疏漏許多問題,像是請求方式錯誤、少夾帶參數、網址錯誤、資料不存在……等,因此我都會建議先熟悉怎麼用現成的工具來測試 API,使用圖形化的介面可以更直觀的管理 API 們。